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16:43:16  浏览:9279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印发《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的通知
吉林省人民政府


通知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委办厅局、各直属机构: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已经1996年9月28日省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以印发施行。
吉林省人民政府
一九九六年十月四日

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外商投资的若干规定
第一条 为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更加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促进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鼓励外商向下述领域投资:
(一)农业。重点是粮食深加工、畜禽养殖和加工、农业资源的综合开发及适用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良种繁育、水利灌溉等。
(二)重点产业。主要是汽车、石油化工两大产业,包括汽车及配套零部件,精细化工及乙烯深加工产品;以及食品、医药、电子工业及其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
(三)原材料及其加工工业。重点是化纤、新型建筑材料、林产品加工、造纸、节能型冶金产品的开发和规模经营。
(四)高新技术产业。重点是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开发。
(五)能源、交通等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重点是电力开发、高等级公路、机场建设。
(六)城市公用设施和住宅。重点是城市供水、供气、供热和城市交通设施及中低收入居民住宅建设。
(七)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重点是原油、天然气、非金属矿产勘探开发,资源和再生资源的开发与综合利用,环境污染的综合治理。
(八)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重点是国有企业的嫁接改造,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提高管理水平,降低能源和原材料消耗。
第三条 鼓励外商投资第三产业。积极争取国家支持,为外商在我省兴办金融、保险和商贸等企业创造条件。
第四条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按33%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地方企业所得税率为3%)。
第五条 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设立的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六条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设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城市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及设在边境经济合作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减按24%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其中,属于技术密集、知识密集型项目;外商投资

3000万美元以上,回收投资时间长的项目;能源、交通、港口建设项目,报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后,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七条 对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实际生产经营期在10年以上的,从开始获利年度起,第1年和第2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年至第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经认定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外商投资企业,依照前款规定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仍为先进技术企业的,可延长3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享受的减免税待遇期满后,经企业申请、国家税务总局批准,在以后的10年内可继续按应纳税额减征15%至30%企业所得税。
第八条 外商投资举办的产品出口企业,在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期满后,凡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品产值70%以上的,可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已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产品出口企业,符合上述条件的,按1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第九条 外商投资企业的外国投资者,将从企业取得的利润直接再投资于该企业,增加注册资本,或者作为资本投资开办其他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不少于5年的,经税务机关批准,退还其再投资部分已缴纳所得税的40%税款。
第十条 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设立的从事生产、经营的机构、场所发生年度亏损,可以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但最长不得超过5年。
第十一条 凡经营期10年以上的生产性外商投资企业,其地方所得税从开始获利年度起免征10年。在地方所得税免征期满后,对当年出口产品产值达到当年企业产值50%以上的,免征当年地方所得税。
属于省鼓励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地方所得税免征期满后纳税确有困难的,减半征收企业地方所得税5年。
凡是国家给予减免企业所得税优惠待遇的,均同时减免地方所得税。
第十二条 鼓励外商以多种形式与我省现有国有企业进行嫁接改造:
(一)除国家有明文规定必须由中方控股的行业外,允许外商在我省合资企业中控股;允许国外大财团、大企业、大公司承包和租赁国有大中型企业;允许国有企业转让产权和股权,变成独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
(二)凡是利用外资改造现有企业的技改项目,中方企业除厂房、设备等实物外,注册资金不足的,在自筹30%至50%的前提下,有关部门和金融单位给予支持。
(三)经省主管部门确认的利用外资嫁接改造现有企业的重点项目,以及列入嫁改企业计划的项目,各级主管部门和金融部门要优先安排技改计划和贷款规模以及配套资金,并享受技术改造的有关优惠政策。
(四)对嫁接改造企业的原材料,仍按原渠道供应;属于新增品种的原材料,有关部门在供应上应与国有企业同等对待。对列入省重点扶持的产值高、税利大的嫁改企业,有关部门在生产要素配置上予以重点扶持。
(五)对于外商投资的现有国有企业嫁接改造的项目建成投产后,金融部门对其所需生产经营流动资金贷款予以优先安排。
第十三条 外商投资企业可按国家有关规定在规定的折旧年限内自行确定各类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经企业申请、财政机关批准,可以缩短折旧期限。
第十四条 投资额大、回收期长的公路、铁路、港口等外商投资项目,经有关部门批准,可在一定范围内扩大与该项目有关的土地开发和服务经营;经财政、物价部门批准,可适当提高经营收费标准。
第十五条 外商独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用地,可采取土地划拨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
第十六条 鼓励外商投资领域的项目以及外商投资于农、林、牧、渔业的生产用地,凡以出让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在出让合同有效期内可依法转让、出租和抵押;以逐年缴纳场地使用费的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的,自取得土地使用权起,免交场地使用费5年,第6年至第10年,按
50%缴纳。
第十七条 健全市场和政策法规体系,规范投资行为,保障外商投资企业的合法权益。逐步完善会计师、审计师、评估师、律师事务所等服务机构,为外商投资提供良好的中介与法律服务。
吉林省利用外资工作领导小组是省政府负责全省利用外资的工作机构,并负责协调解决全省利用外资中的重大问题。为向外商投资者提供高效、方便的服务,省级外商投资管理服务机构,实行主要职能部门联合办公、集中审理、限期办结,实行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
第十八条 外商投资企业所需生产建设用地以及水、电、运输、通讯等生产建设配套条件,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优先审批和安排。
第十九条 在省设立的国家级开发区和省级开发区分别享受国家和省赋予的经济和行政管理权限,享受国家和省给予的开发区优惠政策。
第二十条 为鼓励单位和个人引进外资发挥中介作用,对中介单位和个人给予一定的奖励。具体奖励办法按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 华侨和香港、澳门、台湾同胞在本省投资,除享受有关优惠待遇外,参照本规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吉林省有关外商投资的优惠政策,以本规定为准。
第二十三条 本规定由吉林省利用外资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1996年10月4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财政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关于有色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关系划归地方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财政部、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关于有色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关系划归地方管理的通知
财政部 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




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调整中央所属有色金属企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0〕17号)精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所属19个地质勘查局的财务关系从2000年7月起划归地方,实行属地化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实行属地化管理的有色地质勘查单位的地质勘探费预算基数划转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继续用于地质勘查单位地质勘查工作和经常性费用支出,确保专款专用,不得挤占或挪作他用。
二、有色地质勘查单位属地化管理后,原实行的10%左右地质勘探费转国家基金(或资本金)、转产项目银行贷款财政贴息等政策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精神执行。
三、属地化管理后的地质勘查(地质事业)单位,继续执行国家有关地质勘查(地质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
四、有色属地化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地质勘探费划转基数以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签署的纪要为准,地质勘探费划转基数及主要财务指标详见附件。
有色地质勘查单位财务关系划转地方管理后,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按照国务院关于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的决定精神,支持地勘单位的属地化管理、企业化经营,认真做好财务关系划转的移交工作,对地质勘查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等地方政策给予支持和帮助,保证改革的顺利进行。

附件:
有色属地化管理的地质勘查单位地质勘探费划转基数及主要财务指标表
单位:万元
---------------------------------------------------
| 地区 | 单 位 |地质勘探费划转基数| 资产总额 | 负债总额 | 所有者权益 |
|----|----------|---------|-------|-------|-------|
| | 合 计 | 58378 | 409696| 198337| 211359|
|----|----------|---------|-------|-------|-------|
|天津市 | 华北地质勘查局 | 3146 | 27903| 12554| 15349|
|----|----------|---------|-------|-------|-------|
|内蒙古 | 内蒙古地质勘查局 | 2461 | 15945| 9557| 6388|
|----|----------|---------|-------|-------|-------|
|辽宁省 | 辽宁地质勘查局 | 4142 | 30240| 13654| 16586|
|----|----------|---------|-------|-------|-------|
|吉林省 | 吉林地质勘查局 | 5192 | 20545| 5251| 15294|
|----|----------|---------|-------|-------|-------|
|黑龙江 | 黑龙江地质勘查局 | 3024 | 20146| 10091| 10055|
|----|----------|---------|-------|-------|-------|
|江苏省 | 华东地质勘查局 | 3013 | 26785| 16670| 10115|
|----|----------|---------|-------|-------|-------|

|浙江省 | 浙江地质勘查局 | 945 | 8444| 5473| 2971|
|----|----------|---------|-------|-------|-------|
|江西省 | 江西地质勘查局 | 3312 | 25599| 13733| 11866|
|----|----------|---------|-------|-------|-------|
|河南省 | 河南地质勘查局 | 2872 | 16982| 5443| 11539|
|----|----------|---------|-------|-------|-------|
|湖南省 | 湖南地质勘查局 | 4034 | 32089| 19222| 12867|
|----|----------|---------|-------|-------|-------|
|广东省 | 广东地质勘查局 | 2150 | 24242| 12250| 11992|
|----|----------|---------|-------|-------|-------|
|广西区 | 广西地质勘查局 | 2299 | 28410| 9825| 18585|
|----|----------|---------|-------|-------|-------|
|海南省 | 海南地质勘查局 | 346 | 3293| 1086| 2207|
|----|----------|---------|-------|-------|-------|
|贵州省 | 贵州地质勘查局 | 2698 | 13828| 5917| 7911|
|----|----------|---------|-------|-------|-------|

|云南省 | 西南地质勘查局 | 6971 | 36543| 18734| 17809|
|----|----------|---------|-------|-------|-------|
|陕西省 | 西北地质勘查局 | 5063 | 32789| 19034| 13755|
|----|----------|---------|-------|-------|-------|
|宁夏区 | 宁夏有色地质总队 | 236 | 2139| 1577| 562|
|----|----------|---------|-------|-------|-------|
|甘肃省 | 甘肃地质勘查局 | 3086 | 24468| 7594| 16874|
|----|----------|---------|-------|-------|-------|
|青海省 | 青海地质勘查局 | 1276 | 4064| 1710| 2354|
|----|----------|---------|-------|-------|-------|
|新疆区 | 新疆地质勘查局 | 2112 | 15242| 8962| 6280|
---------------------------------------------------



2000年11月7日
(一)河北省**县人民检察院认定的基本事实(摘要)

被告人王影(化名):基本情况及羁押情况略。

经依法审查查明:二00九年十月一日十七时许,在**县**饭店,被告人王影(化名)因结账与王宝宝(化名)发生争执,并对王宝宝进行殴打,后又行至**县钢材市场地磅处对王宝宝进行殴打,后逃离现场。当日十八时许,王宝宝被他人发现并经抢救无效死亡。

认定上述犯罪事实的证据有:一、被告人王影的陈述;二、证人李**等人的证言;三、现场看验笔录及照片;四、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物证检验鉴定书。

本院认为,被告人王影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并致人死亡,其行为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之规定,构成故意伤害罪。本案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以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一条之规定,特提起公诉,请依法判处。

此致**县人民法院

二0一0年四月十三日



(二)被告人王影(化名)的有关陈述

问:你把那天下午喝酒的情况讲一下?

答:2009年10月1日下午4点多,我正在市场上,老二(指王宝宝)找到我叫我去喝酒,我同意了,我俩一起来到**饭店喝酒吃饭,我俩先要了一瓶白酒,点了几个菜,就一起喝酒聊天,喝完后又要了一瓶白酒,喝了多少我也记不清了,后来的事我就记不清了。

问:你俩的谈话的内容?

答:打牌,饭店的炒菜不好等闲聊内容。

问:在饭店喝酒时你与“老二”发生过争执或斗殴吗?

答:我喝多了我记不得了。

问:饭后你与“老二”去哪了?

答:我不知道了,怎么离开的饭店我记不得了,谁算的账我也记不得了。

问:你去过地磅那吗?

答:我记不得了,当天晚上我因喝多了酒,不知怎么就躺在村东的地里,半夜把我冻醒以后我回的地磅处小房里,当时小房门锁着,我从窗户那跳进去的。

--------

问:你以前向公安机关供述说,那天你同“老二”喝完酒后你去“*村”东面的耕地里睡觉了“老二”干什么去了?

答:我喝酒喝多了,不知道了。

问:你为何到耕地里睡觉?

答:我真喝酒喝多了,不知道了。

问:向王影(化名)出示公安机关在案发现场提取的一双布鞋。问:王影(化名)这双鞋是你的吗?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