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厦门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26 10:58:48  浏览:9723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厦门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

福建省厦门市地方税务局


厦门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印发《厦门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的通知

(二00一年十二月五日厦地税发[2001]182号)

各区地方税务局、直征局、外税分局、稽查局、信息技术分局:
近年来,我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的情况越来越普遍,我局对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征收个人所得税的工作也一直十分重视,取得了较好成效。为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根据我局实际情况,特制定《厦门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


厦门市股份有限公司分红派息个人所得税征收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股份有限公司”,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等有关规定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包括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市公司)及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非上市公司)。所称“分红派息”,是指股份有限公司按公司章程或董事会决议从税后利润或盈余公积以现金、股票等各种形式向个人股东支付分得的股息、红利。
第三条从股份有限公司取得股息、红利的个人股东,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向个人股东支付股息、红利的股份有限公司,为“利息、股息、红利所得”项目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
第四条纳税义务人以现金形式取得股息、红利的,应以其每次取得的股息、红利的金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以派发红股或转增股本的形式取得股息、红利的,应以派发红股或转增股本的股票票面金额作为应纳税所得额,依照20%的税率计算应纳个人所得税额。
第五条扣缴义务人向纳税义务人支付股息、红利时,应按照规定履行扣缴义务。扣缴义务人应于扣缴税款的次月十五日内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报送《扣缴个人所得税报告表》(申报表上应注明是“分红派息”)及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有关资料,并将税款缴入国库。
第六条以其他形式支付或者取得股息、红利的,依照个人所得税法的有关规定确定应纳税所得额。
第七条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提供的股权登记日个人投资者持有的总股数,正确计算向个人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数额及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非上市公司应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股本结构准确确定个人股东持有的股份数量,正确计算应向个人股东支付的股息、红利数额及应扣缴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第八条上市公司在发布分红派息公告的同时应抄送当地主管税务机关。同时,还应报送股东大会关于分红派息的决议、证券登记结算公司出具的关于股权登记日个人投资者持有股份数量的证明和已确定支付的股息、红利数额及其它有关资料。
非上市公司应向主管地方税务机关提供公司章程、本次分红派息的决议和税后利润分配方案、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及其它有关资料。
第九条股份有限公司违反本办法及个人所得税法规的,依照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罚。
第十条本办法自2002年1月1日(税款所属期)起执行。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认真做好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备案工作的通知

最高人民检察院


关于认真做好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备案工作的通知
1994年5月1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军事检察院:
为及时准确地掌握贪污贿赂等经济案犯潜逃、脱逃的动向,分析案犯潜逃、脱逃的特点、规律,研究抓捕逃犯的对策,指挥协调抓捕逃犯的工作,确保大案要案查办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就做好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的备案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各级检察机关在办案中一经发现贪污贿赂等经济案犯潜逃、脱逃,应逐级层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部门和税务检察部门备案。其中,对立案前,有重大犯罪嫌疑,贪污贿赂五万元以上,挪用公款十万元以上,偷税三十万元以上,骗取出口退税一百万元以上,假冒商标非法所得五十万元以上;对立案后,贪污贿赂一万元以上,挪用公款五万元以上,偷税十万元以上,骗取出口退税五十万元以上,假冒商标非法所得二十万元以上;县处级以上干部携款潜逃、脱逃的案犯,应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罪案侦查指挥中心(以下简称“指挥中心”)备案。
二、上报备案应逐案填写“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报告表”,注明案犯的基本情况,是否持有出国护照及立案、采取强制措施情况,主要犯罪事实、家庭成员及主要社会关系的工作单位、住址情况,可能潜逃、脱逃的方向和采取缉捕措施情况。备案材料应附二张案犯近期照片。
三、上报贪污贿赂等经济案犯潜逃、脱逃情况要做到及时、迅速、保密。县区院在发现案犯潜逃、脱逃后的三天内应向分州市院报告(边远和交通不便的地区可延长至五天);分州市院在接到县区院报告或自己在办案中发现案犯潜逃、脱逃的,应在两天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报告;省、自治区、直辖市院接到分州市院报告或自己在办案中发现案犯潜逃、脱逃的,应在两天内向“指挥中心”报告。情况特别紧急需采取边控、堵截等措施的,应加密电传直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挥中心”。
四、各级检察机关对1992年以来潜逃、脱逃至今尚未抓获的贪污贿赂等经济案犯亦应参照上述一、二、三条的规定逐级向上级院报告。此项工作应于7月底前完成。
五、负责查办案件的检察机关对已潜逃的案犯应及时立案,并组织力量缉捕。对潜逃、脱逃后被抓获或潜逃、脱逃中死亡的案犯,应写出简要情况,逐级上报最高人民检察院“指挥中心”销号。
六、各级人民检察院贪污贿赂检察部门和税务检察部门要重视做好潜逃、脱逃案犯的备案工作并指定专人负责。“指挥中心”将对各地备案工作定期进行检查。
七、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检察院对原“贪污贿赂等案犯潜逃自杀情况统计专报表”,仍应继续执行,按月统计填写,上报“指挥中心”。
附: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个案报告表(略)
贪污贿赂等大案要案案犯潜逃、脱逃个案报告表
----------------------------------------------------------------------------------------
|被告人姓名| |性 别| |年 龄| |民族| | |
|----------|------------|--------|----|--------|--------------------| |
|政治面目 | |文化程度| |有何特长| | 照 |
|----------|--------------------------------------|--------------------| |
|单 位| | 职务 | | 片 |
|----------|--------------------------------------|--------|----------| |
|家庭住址 | |立案时间| | |
|----------|--------------------------------------|--------|----------------------|
|潜逃时间 | |脱逃时间| |携款数额| |
|----------|------------|--------|--------------|--------------------------------|
|潜逃阶段 | |脱逃阶段| |持有何国护照| |
|----------|------------|----------------------------------------------------------|
|潜逃脱逃 | 境 外 | |
| |------------|----------------------------------------------------------|
|方 向 | 境 内 | |
|------------------------|----------------------------------------------------------|
| 使用何种强制措施及时间| | 发出通缉时间 | |
|------------------------------------------------------------------------------------|
| | |
| 简 | |
| | |
| 要 | |
| | |
| 案 | |
| | |
| 情 | |
| | |
----------------------------------------------------------------------------------------
----------------------------------------------------------------------------------------
| | | |
| |家| |
| |庭| |
| |主| |
| |要| |
| |成| |
| |员| |
| |情| |
| |况| |
| |及| |
| |分| |
| 社 |布| |
| | | |
| 会 |--|------------------------------------------------------------------——--|
| | | |
| 关 |主| |
| |要| |
| 系 |亲| |
| |属| |
| |情| |
| |况| |
| |及| |
| |分| |
| |布| |
| | | |
|------|----------------------------------------------------------------——--------|
| | |
| 备 | |
| | |
| 注 | |
| | |
----------------------------------------------------------------------------------------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稽查分局等机构是否具有执法主体问题的批复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税务稽查分局等机构是否具有执法主体问题的批复
国税函发[1995]586号

南京市国家税务局:
你局《关于“县国家税务局稽查分局”等类似机构是否具有税收执法权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县级以上(含县级)税务机关经批准设立的税务稽查分局是专门执行税务稽查职务,查处税法违法行为的税务分局,各地设立的征收所是专门负责税收征收管理的税务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八条的规定,是独立的行政执法主体。
此复。



1995年11月8日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